熱門部落格連結

我的博客來馬上到博客來購物 我的通路王加入通路王

2013年2月24日 星期日

分享2:當我們同在一起

分享2:當我們同在一起分享2:當我們同在一起※點我購買※

分享2:當我們同在一起※點我購買※

教育部Bookstart選書、誠品與博客來書店年度暢銷上萬冊的分享續集來了!
小搗蛋弟弟和好貼心姊姊□小手牽小手再度登場
  一個讓孩子體會手足情深的故事,
  讓孩子在看似矛盾衝突、卻妙趣橫生的手足關係中,
  學習「分享」與「愛」的真諦。
  一個小小大姐姐的告白:
  「弟弟什麼都不會,只會把東西搞得一團糟,
  還弄壞我最心愛的玩具……」
  「可是,突然間,
  我看見了那個熟悉的甜甜笑,
  我發誓,
  我願意和他分享我的所有!」
  當家裡有第二個孩子誕生時,不免上演老大與老二情節的戲碼,父母該如何幫助孩子適應這個「小小大姊姊」和「小小大哥哥」的角色?除了筋疲力竭的嘶吼、為孩子排解糾紛之外,你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運用手足生活故事,讓孩子自然而然的耳濡目染!
  擅長為兒童改寫莎士比亞作品的作者安喜亞,繼暢銷上萬本的《分享》之後,再度為孩子創作《分享2:當我們同在一起》。當年那個頭上只有幾根毛的小寶寶,如今長大一些些囉,會咿咿呀呀的叫「姊姊」,只是口齒不清,還會在後頭當個小跟屁蟲。但他不懂說謝謝、也不懂說請,他不會自己穿衣服、不會自己刷牙、擤鼻涕;他不會畫圖、不會唱歌,也不會寫名字,而且他的算數總是算錯。只要東西一到他的手上,不是屍骨無存就是殘缺不全,他還會扔食物、粗魯的吐舌頭,玩得身上無一處淨土。最糟的是,他把姊姊心愛的玩具弄壞了!
  這回姊姊終於生氣了!一場大戰就要展開,當姊姊準備破口大罵時,卻發現一雙無邪的眼睛、一抹甜甜的笑容映入了眼簾,姊姊的心,頃刻融化了……
  幼教專家認為,教養三至六歲的學前幼兒,父母應該幫忙搭建五大支柱,其中之一便是手足關係的經營。在進入孩子進入幼兒園前,家庭是孩子唯一的人際場域,手足關係是親子關係之外,影響孩子最深遠的另一種關係。然而處理手足間的問題,卻是最令父母頭疼,這本畫風可愛溫馨的圖畫書,將能讓幼兒學習到如何和手足「分享」,並發現「分享」之後,才能一起享受生命中最珍貴美好的時光。
作者簡介
安喜亞.賽門絲(Anthea Simmons)
  安喜亞畢業於牛津大學英國文學系,曾在大城市裡努力工作23年,2001年轉任英文教師,全心投入劇本寫作,並為兒童改寫莎士比亞作品。目前住在英國德文郡,熱衷於繪畫創作。
繪者簡介
喬治雅.博琪(Georgie Birkett)
  喜歡貓頭鷹,更愛爬樹,來自一個很有藝術氣息的家庭,祖父為英國童書界資深出版人,曾和祖母開設畫室,從小就耳濡目染愛上繪畫。1996年畢業於英國布萊頓大學,繪有許多嬰幼兒圖畫書,並獲得多項童書大獎,其中《Peepo Baby》和《The Big Night Night book》兩本書還獲得英國公益組織「圖書信託基金會」(Booktrust)青睞,選入「Bookstart閱讀起步走」嬰兒免費贈書計劃。
  ◎繪者喬治雅.博琪(Georgie Birkett)獲獎記錄:
  2008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最佳嬰幼兒童書獎
  2009英國圖書信託基金會童書獎入圍
  2009英國米拉羅勃遜最佳嬰兒書獎
  2009英國學前教育雜誌童書銀牌獎


譯者序
用同理心做個問心無愧的The Bestest Mom 
  聽說《分享》這本書受到許多家長和小朋友喜歡,還有朋友買回家才發現是我和女兒譯的,這不僅是本好看的書也是一本好用的書,不管是有兄弟姊妹還是一個孩子,都學會了和別人分享,讓「一起玩」,「一起用」變成口頭禪,養成習慣。身為譯者順道沾光,覺得與有榮焉,譯者就像銀行的出納員,都是經手的服務,優秀的小孩也是人家的,財富也是人家的,好書也是人家的,我就是稱職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對我來說因為孩子已經經過那個年紀,譯書的過程讓我們回想小時候,姐弟們彼此嘲笑小時候的糗事,忍不住驚歎作者與繪者深入的引導小讀者思考的方式,而孩子們和我也享受愉快的互動、分享回憶。
  拿到《分享2:當我們同在一起》時,看到原文書名《The Bestest Baby!》, 我馬上就微笑想這本書一定是要送到我手上的!因為大女兒小時候常在我房門上貼「The Bestest Mom!」不服氣的爸爸當時還一直說小孩文法不對,付那麼多學費在做什麼?
  我對小孩向來有求必應,就發生在十多年前有一天,當我幫小女兒洗澡的時候,突然覺得人生無常,如果我今天就掛了,那我小孩明天是誰來幫她洗澡、牽她的手去上學、睡前的故事呢?甚至她的青春期呢?我們相處得還不夠呢!我怎麼還有時間苛責小孩動作慢、不想睡覺、愛玩,我們每天都要有quality time,為什麼還要想「有一天我們要去哪裡......」,「等到某一天我們要做什麼......」?為什麼還要等爸爸有空才能去旅行?現在就準備,不要等!某些轉念簡直就像電燈開關,圖畫書裡那種燈泡一亮的感覺完全在現實生活中出現,從此以後,孩子問我想要做什麼,買什麼,去哪裡看展覽,找朋友,我都很難說「不!」,雖然在很多教養書裡都不建議如此寵小孩,但是我就是不要等,等我有時間旅行?等我有錢?等我有空講故事?如果到時我都力不從心或是不在了呢?而且我們常常以為過幾天卻往往是幾個月了,小孩很快就長大心情不同,我就是要現在,我們可以一起聊天、互相鬥嘴、一起相視而笑、一起打打鬧鬧、一起抱抱、一起長大、一起說我愛你!
  當然還有一些細節要拿捏的,譬如說:媽媽這樣想,小孩懂不懂?很多時候如果媽媽能力不夠的時候還是要對孩子坦白,大家再想想替代方案,還有這種超樂觀無遠憂的想法會不會養出沒有憂患意識只想享樂的孩子?反倒失去珍惜當下的美意。所以媽媽都要隨時警惕拿捏,腦袋裡隨時有交戰的思考方式,這些我都會講給孩子聽,即使只是張似懂非懂的臉。
  書裡每一件事在我家都發生過,我想每一家也都會發生,同樣的事用不同的態度面對,就是不同的結果,想想孩子很快就長大,對小孩最容易的態度和方法就是假想自己是小孩:我們願意如何被對待?我們不願被大人唬哄,不要大人只以權威管教卻自己做不到,表裡不一,不要父母自己不讀書卻要小孩念書寫功課,如果你想要我做到的先自己試試看有多難;我們也希望被期待,有合理的要求,長大當個被信賴有擔當的大人。
  同理心的培養對大人小孩都是一種釋放和鼓勵,父母體貼小孩,姊姊會懂得弟弟妹妹還小,雖然達不到要求但是親情和愛不變,因為本來人就不能以自己的劇本要求別人照樣演出,我想這是從基本人權發展出來的思考,需要練習,真的好用。
(文∕賴嘉綾)


分享2:當我們同在一起※點我購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